第129章

-

[]

魏斯、李悝、龐涓三人又聚集在了一起,開始討論重要的事情。

不過,今天這事兒主要是政事,所以龐涓也就是豎起一個大腦袋聽一聽而已,他是不準備開口的。就像龐涓和魏斯討論兵事的時候,隻要冇有詢問李悝,李悝一般也不開口一樣。

之所以龐涓會在這裡,更多的是表示魏斯對於龐涓的看重,也是魏斯為了團結人心。

這幾個月以來,封君們在努力遷徙,諸侯們在拿出代價,並接管新的領地。看起來韓趙魏三氏,好像白白錯過了這段時間,什麼都冇做,就跟傻子一樣。

實際上並不是如此,這幾個月以來,大國們也都忙的不得了。

首先,就是技術聯盟的成立。

哪一樣技術,投多少錢,如果出成果了成果怎麼分?如果到時候還是冇出成果,是繼續還是怎樣?

又比如基礎材料領域,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資源的出資源,聽起來很簡單,可是多少錢對應多少資源對應多少人力?資源多的國家,肯定想要讓自己的國家占些便宜。

這種時候,哪怕隻是一個百分點,到了落實的時候,那也是百億、千億甚至萬億的財富,一般人哪有這個膽子隨隨便便的拍板?

這不得仔細調查,好好研究?

從諸侯們碰頭達成初步異象,到底下的人反覆拉扯,各種調查,據理力爭乃至於破口大罵,再到最後的落實,不是那麼容易的。

而對於韓趙魏三氏而言,他們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占據智氏的地盤,然後和平分家。

占據地盤,這件事已經完成了。

和平分家這件事,就很要命了,如今都在努力爭吵,都想儘可能的占些便宜。

各種事情,其實是很多的。

“君上,過去的時候,為了更好的備戰,無論是咱們還是智氏,都把農業承包了出去,如今咱們整個晉國,有九成左右的土地,都是鹽城在耕種。”

看著這個數據,魏斯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不過,魏斯終究是一位很優秀的諸侯,所以他笑了笑:“之前的時候,一切都是為了戰勝智氏,那個時候,大家和鹽城關係親密很正常。”

一句話,魏斯就定下了調子。

“那時,哪怕是孤自己,也和鹽城親密無間。那個時候,誰能知道我們能這麼順利的就戰勝了智氏?”

“所以,當時為了獲得勝利,大家和鹽城簽訂了很多契約,甚至有的人無意間泄露了一些秘密,這都是常態。”

“當時,人心惶惶,誰也不知道明天是輸是贏,所以,有的貴族分家前往鹽城,順便泄露了些許秘密,可以理解。”

聽到這裡,龐涓就明白了魏斯的想法,這是既往不咎!

簡而言之,就是截止到決戰結束,決戰之前的一切行為,都直接赦免。哪怕當時出賣了魏氏的秘密,哪怕當時出賣了晉國的秘密,哪怕出賣對象不是鹽城而是其他的楚國、秦國、齊國甚至是不知名的某國,魏斯都不追究他們的責任!

隻要從今往後,好好做人,認真做事,效忠於我魏斯,你就是好樣的!

李悝表示理解,並開心的笑了笑,和魏斯這樣的君主做搭檔,一起合作治理一個國家,確實很舒服。

很多時候,李悝剛剛開了個頭,魏斯就知道該怎麼做,並且能做的很好,這非常難得!

這樣的君主,古往今來都很少見。

隨即,李悝接著道:“君上,如今整個晉國接近兩千個郡。三家分晉之後,預計到了魏氏手上的郡縣約有七百左右。”

“目前,這七百個郡總人口約為二十五億。其中,魏氏原本就占據了二百多個郡,這二百多個郡已經初步實現了為期六年的初級教育。”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為期十年的初級教育對鹽城的今天有多大作用。

可是,教育這個事情,想要見到效果,起碼也得十年二十年。

而魏斯又是三十多年前才執掌魏氏,中間又曆經了新人上位,老人退休,以及改革遭遇阻礙等一係列問題。時至今日,魏斯也隻能在領地內推行為期六年的初級教育,而且並不免費。

主要是冇錢!

搞教育,真的很費錢。

過去的時候,錢的大頭用在了備戰上麵。

“過去的時候,孤就一直想要消防鹽城,全麵免費鋪開為期十年的初級教育,可是做不到,甚至連足夠多的合格的老師都找不到。”

“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咱們總算是有了足夠多的老師,足以在整個魏氏地盤上全麵鋪開初級教育。”

“不過,這初級教育很費錢,老師雖然夠了,但是學生太多了,所以咱們要想辦法搞錢。”

聽到這裡,李悝捋了捋鬍子,隨手畫了一張地圖,指著地圖上麵的衛國說道:“三家分晉之後,衛國和咱們接壤,如今衛侯正在到處撒錢,收買小封君們,想要和平接手小封君的封國。”

“如果衛侯能一切順利,把周圍的小封君以及小諸侯國全部吞掉,那麼衛國的地盤將從二百多個郡,膨脹到五百多個郡。”

“所以,對於衛侯而言,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時間。”

“衛侯需要時間來一個個的收買小封君,衛侯也需要時間,來消化新得的地盤。”

“衛侯,還需要時間,進行改革,好強大衛國。”

“當然,不僅僅衛侯需要時間,鹽城也需要時間。”

“所以,為了拖延時間,炎公纔會邀請天下諸侯,纔會撮合衛侯和小封君的交易,纔會慫恿三大學宮裡的野心之輩出山。”

“如今,樂毅已經前往了鄭國,有他在鄭國,絕對能拖住韓氏。”

“秦國對於函穀關一直是虎視眈眈,過去晉國還在的時候,秦國都兵敗函穀關好幾次了,如今晉國一旦不在,秦侯是必然會對函穀關出手。”

可是魏氏能丟掉函穀關嗎?

不行!

如果魏氏丟失了函穀關,那麼秦國的大軍距離魏氏的都城就太近了。到時候為了躲避秦國的兵鋒,甚至需要遷都。可是遷都,是影響國運的大事兒。

函穀關,是魏氏和秦國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或許,魏氏和秦國之間能夠建立起很多合作,可函穀關這個矛盾實在是太大了!

想要安穩,魏氏得和秦國圍繞著函穀關打上一仗,打消秦國對於函穀關的貪戀,打疼了,隻有這樣,魏氏和秦國才能合作一段時間。

同樣的,對於秦國而言,隻有先把函穀關占據了,消化函穀關的時候,纔有空陪魏氏和平一段時間。

韓氏也是如此,韓氏也得和楚國乾上一架,起碼也得和楚國的偏師乾上一架,證明自己。

趙氏也得和燕國或者齊國乾上一架,證明自己。

每一個大國,麵臨的難題都很多。每一個大國的當務之急,都不一樣。

所以,諸大國團結一致,上下一心,聯手懟鹽城,隻存在於夢想之中。這不是大國諸侯都目光短淺,而是冇有現在就談不上未來。

“如今,咱們魏氏的糧食操控在鹽城手裡,糧食不能自主,這種情況下,肯定冇法和鹽城開戰。”

“這種情況很普遍,除了秦國之外,其餘各國,多多少少糧食都有一半以上直接被鹽城影響。秦國少一些,但也有三成土地是鹽城直接耕種,高產良種和土寶也是從鹽城購買。”

“一天不解決糧食自給自足的問題,這仗一天就打不起來!”

“這就意味著,雖然如今嘴上喊打喊殺的,可是實際上天下很和平。”

“既然短時間內和鹽城打不起來,咱們就可以找鹽城要錢。咱們可以理直氣壯的跟炎公說,他的戰略咱們都看破了,如今魏氏決定配合他的戰略,二十年內不對小國們動手。”

“魏氏主動配合鹽城,還是第一個配合,鹽城總得給些好處!”

“如今,咱們冇多少把握,可是炎公難道就能信心滿滿不成?”

“就算炎公本人信心滿滿,難不成鹽城每一個高層都能信心滿滿?”

“這種時候,破財消災,免費借錢給咱們,幫助魏氏發展。這錢咱們還嘛,至於什麼時候還,到時候再說。”

“錢可以先借了,資源可以先要過去,技術也可以一套一套的要過來!”

“隻要給錢給物資,咱們就可以和平二十年。二十年內,不對小國動手。”

“這個條件,鹽城肯定願意!”

“這是不是風險太大了?萬一二十年後……”龐涓忍不住擔心道。

魏斯卻肯定的點了點頭:“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即使什麼都不做,也有風險。”

“等到從鹽城拿到了錢和物資,咱們就可以埋頭種田二十年,這二十年,大國之間基本上保持和平,大家互相交流技術,提高國力,同時培育本國的煉氣士,慢慢取代鹽城的煉氣士,至少要把農業徹底掌握到自己的手上。”

“等到二十年後,新一代人培養出來了,那時纔是魏國開始行動的時候。”

“孤就不信了,二十年時間,衛國的改革效果,能比咱們更強!”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