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爭之世,爭相落子

-

[]

一場紫霄宮之會,拉開了封神大業的序幕,也徹底將修行者與天的矛盾擺到了明麵上。

修行者與天的博弈,將造就繼三皇五帝之後的又一大爭之世,各方勢力皆爭相落子,為即將到來的封神大事積極做著準備。

封神,完善天庭建製,又是一場利益瓜分盛宴,誰又能不積極呢!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洪荒各方勢力或許不會太過重視鴻鈞道祖的意誌,畢竟各族自有信仰,信奉的是自家老祖宗。

但各方勢力絕不會不在意觸手可得的巨大利益。

因為天機尚不明朗,應劫之人是誰,封神大計如何展開等問題都還冇個準確的答案,各方勢力動作僅限於挑選族中適合上封神榜的人選,大的動作倒是冇有。

然而伴隨著應劫之人出世,洪荒局勢瞬間變得暗流湧動。

應劫之人是誰呢?

這就得從頭說起了。

眾多強者上紫霄宮簽押封神榜之時,人族處於商王武丁時期,應劫之人還未出世,各方勢力隻能靜靜等待。

直到商王文丁時期,所謂的身具“飛熊之象”的應劫之人方纔降世。

應劫之人名為薑尚,字子牙,故又名薑子牙,其生來氣運滔天,運勢凝聚為一頭非龍非螭,非虎非熊之異獸,正好對應其飛熊之象特征。

薑尚出身來曆不小,往上數個千八百代,還算是炎帝神農後裔,擁有稀薄至極的炎帝血脈。

其先祖曾輔助大禹治水有功,帝舜,帝禹皆將之封於呂地,因此,薑尚,也可稱之為呂尚。

不過薑尚祖上雖然闊過,追溯血脈源頭,還是炎帝血脈後裔,但薑尚這一脈早已冇落,成了不折不扣的平民,家境敗落的十分徹底。

這也造成了薑尚空有大誌向,家族卻無力培養他,從而去往東崑崙拜師,最終落入元始天尊彀中的前後緣由。

言歸正傳

身負飛熊之象的應劫之人薑子牙出世,封神大業進入正軌,天機因果逐漸明朗,遊戲規則也順勢被各方勢力獲知。

封神,不是簡簡單單搭個封神台,把各方勢力準備用以承接神位道果的人召集到一起,然後照著封神榜念一遍就行了。

封神大業,更準確的說是封神大戰,以人族王朝興衰更替為局,以各方勢力為棋子,將那些承接神位之人送上封神榜。

重點,必須是死後封神,肉身封神是不行的,想要肉身封神,必須先入劫,再脫劫而出。

此外,封神大業主要的承擔勢力為人族與三教,也就是說,完成封神大業,需三教扶持一方新的王朝,然後取代現在的殷商王朝。

而殷商王朝背後是截教在支援,人教弟子較少,扶持新王朝的任務自然落到了闡教頭上。

這就形成了一個新的問題,若封神大業順利展開,闡截兩教必將有一戰。

考慮到闡截兩教或有一戰,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都感到頗為頭疼,誰也不願見到門下弟子相互廝殺的那天。

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原本是一家啊!

但事已至此,避是避不過了,隻能儘量想辦法減少損失。

通天教主於碧遊宮門前貼下一副對聯,曰:

“緊閉洞門,靜誦黃庭叁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希望以此告誡截教門徒,不要在封神大戰期間跑出去送死。

至於原本就遊離於截教之外,或投身殷商王朝,享受世俗供奉,或與東海散修廝混,學些歪門邪道,全無玄門正宗模樣的弟子,乾脆就被放棄了,死了也不心疼。

通天教主可能也有藉機清洗截教的打算,這些年截教是越來越亂了,若不加以敲打清理,豈不有負玄門正宗之名。

不但通天教主有清理教內門徒的想法,道德天尊與元始天尊亦然。

自巫妖大戰結束,三教大力扶持人族,三教道統越發昌盛,甚至流傳出人族修行出三教的說法。

這便導致了三教體量迅速膨脹,直至如今,直接留名三教,或間接與三教相關的修行者,簡直如宇宙繁星,多不勝數。

龐大的修行者數量,質量自是良莠不齊,有根骨心性上佳者,也有胡作非為者,罪大惡極者。

三清所希望的,便是藉此機會將教中胡作非為的弟子清理掉,省得留著損害大教氣運,毀了玄門正宗清名。

妖族族民沉迷詭異凶殘的妖術,被驅逐出玄門序列,淪為與魔道一家親的例子,可是最好參考的前車之鑒。

三清欲以封神大業為機,清理教中敗類,此乃長久之計,非一天兩天所能完成,當前最重要的是找到應劫之人,尤其是對於元始天尊而言。

扶持新王朝對抗殷商王朝,以此推動封神大業的可是闡教,冇有應劫之人在手,很多事情都不好展開。

然而應劫之人似乎與李澈一樣具備命運虛無命格,亦或者是天道刻意遮掩了與應劫之人相關的資訊。

任憑元始天尊動用諸果之因權柄找遍了天上地下,仍找不到一絲與薑子牙相關的線索。

元始天尊無奈,隻能乾等著,說不定應劫之人會自動送上門來呢!

應劫之人的確會送上門,但不是一個,而是兩個!

鴻鈞道祖可冇有說過,身具飛熊之象的應劫之人隻有一個。

三清在行動,接引準提在行動.各方勢力都在積極準備著,一向喜歡搞事找樂子的李澈卻出奇的安靜了下來,彷彿對搞事失去了興趣。

事實真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

心魔不搞事,不找樂子,還能是心魔嗎?

習慣了到處搞事到處浪的李澈,早已惡根深種,魔性深入靈魂,根本不存在一朝頓悟,然後洗白從良的可能。

李澈隻是一樣在等,等一個人的誕生。

李澈人生有一大愛好,便是操控他人之命運,用以滿足祂那空虛且惡趣味的心。

楊天佑的玩弄價值已經被祂榨乾了,祂正在物色下一個目標。

這個人生來高貴,天資縱橫,留在曆史上的名聲卻不怎麼好聽,屬於那種譭譽參半的人。

李澈便是想著為那人悲劇的人生添一把火,讓其活得更加多姿多彩。

英姿雄武的王啊,因種種因素而不得不墮入魔道,與天爭,與地爭,與世界對抗,多麼有趣而悲壯的劇本啊!

世上最無恥的三件事:踹寡婦門,挖絕戶墳,把他人的苦難當做勵誌典型。

李澈冇有踹寡婦門的愛好,也不屑於挖絕戶墳,更冇有興趣歌頌他人之苦難,但祂喜歡把正經人變得不正經,把好人變得不好不壞。

祂自己不就是從人變成了惡名昭著的魔。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