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省親

-

皇宮,慈寧宮中。隆慶帝看著眼前的賈琮,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他怎麼也冇有想到,從來不讓自己操心的賈琮,居然在皇宮裡,把夏守忠給打了。

等到從戴權那裡,瞭解清楚了事情的始末。也不禁,暗暗的罵了夏守忠一聲活該。

這混蛋,竟然連自己的旨意都敢不聽,他想要乾嘛?衝著下麵的賈琮道:“罷了,起來吧,這件事既然是那個奴才自找的,教訓他一頓也好,免得忘記了規矩。不過,你在宮裡胡亂出手,也是不應該的,都像你這個樣子,那還有冇有點規矩了,那還不都亂套了?罰俸三個月,以示警戒,行了,趕緊回家吧。”賈琮早就分析過,隆慶帝不可能會對自己怎麼樣。

聽到這個結局,也就趕緊應下了。那點俸祿,自己還真冇看在眼裡,這樣做,隆慶帝也是給自己找個台階。

賈琮拱手道:“多謝陛下隆恩,臣,告退。”看著賈琮消失在大殿門口,隆慶帝看向戴權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夏守忠那個奴才,怎麼敢抗旨呢?是不是裡麵還有其他事?”戴權道:“回稟主子,奴才和寧國公找到夏守忠後,就把陛下的旨意說了,夏守忠臉色很難看,開始喋喋不休,還說你們賈家還想要淩駕在皇家之上嗎?寧國公一聽這話就怒了,兩人吵了幾句就直接動手了,奴才也冇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好在夏守忠冇有生命危險,就是打得有點狠了。”隆慶帝道:“知道是誰讓夏守忠這麼做的嗎?”戴權猶豫了一下,一副有些為難,欲言又止的樣子。

隆慶帝皺了皺眉道:“說,到底是誰?”戴權這才說道:“回稟主子,是周貴妃讓夏守忠這麼做的。”隆慶帝愣了愣,想不到會是周貴妃,揮了揮手,把戴權打發了出去。

張皇後這次是徹底見識了,什麼是膽大包天了。她怎麼也冇有想到,賈琮敢在皇宮裡動手打人,聽說還把人給打暈過去了。

這得多大的膽子啊。關鍵是陛下還冇有怪罪他,隻是罰了他三個月的俸祿。

她能夠看得出來,陛下這麼做,隻是做做樣子罷了,冇想到賈琮的聖卷,居然如此的榮厚。

她可是聽說過,賈琮小財神的稱號,人家根本就不缺錢。張皇後試探地問道:“陛下,這個寧國公膽子也太大了,在皇宮裡也敢亂打人,真是太無法無天了,陛下就這麼輕輕的放過了他,是不是有點太縱容他了?”隆慶帝道:“這纔是一個少年將軍該有的脾氣,年輕人嘛,一言不合,大打出手,這才正常,這麼年輕,若是太理智了,反而讓人害怕。這種事冇什麼大不了的,夏守忠這個奴才,也該教訓教訓了,賈琮這小子還是比較理智的,要不是夏守忠說話太過分,賈琮應該也不會出手。”張皇後笑道:“陛下對寧國公,真是太寬厚了。”隆慶帝笑道:“賈琮雖然年輕,卻很會來事,跟朕也比較親厚,關鍵是他有著一顆忠孝之心,雖然身處高位,對自己的家人,還是一如既往,並冇有因為小時候被薄待,而產生怨懟。”張皇後點點頭,想不到陛下對賈琮的評價,會有如此的高度。

這更加重了,她要拉攏賈琮的決心。······元春坐在一頂金頂鵝黃繡鳳鑾輿裡麵,隨著省親的隊伍緩緩而行。

想著宮女悄悄告訴自己,發生在宮裡麵的事情,心中如翻江倒海一般。

她怎麼也想不到,自己這位堂弟,居然如此的霸氣,如此的膽大包天,竟然在宮裡把夏守忠給打了個半死,聽說直接給打暈了。

自己雖然是皇妃,卻冇有一點話語權,對於宮裡的安排,也隻能聽之任之。

還好自己有這麼個強勢,又有本事的弟弟為自己出頭。不過心裡還是有些擔心,一是擔心,賈琮會被陛下責罰,二是擔心,夏守忠會在事後,找自己的麻煩。

皇宮裡的女人太多了。一個不受寵的妃子,若是再冇有點背景,那些太監、宮女,也不會把你當回事。

就算明目張膽的欺負你,你也一點辦法都冇有。還有比這更過分的,一夜之間暴斃的,更是大有人在。

要不是陛下喜歡的人,根本就不會有人過問,死了也是白死。這也更加助長了,宮裡那些有權勢的太監的囂張氣焰,讓他們更加的為所欲為。

這次要不是琮兄弟出麵,估計到了晚上才能回家省親,和父母團聚。也不知道琮兄弟現在怎麼樣了?

正思索間,忽聞一陣馬蹄聲由遠而近,向這邊疾馳而來,最終來到了鳳鑾跟前。

元春透過視窗,向外麵看去。隻見馬上端坐著一個英俊少年,正是自己的堂弟賈琮。

“琮兄弟,宮裡發生的事,姐姐已經聽說了,你真是有點莽撞了,陛下冇有責罰你吧?”賈琮笑了笑道:“大姐放心吧,冇什麼大事,都是那混蛋自找的,陛下隻是罰了我三個月的俸祿,這件事就算過去了,冇事了。”元春鬆了口氣道:“冇事就好,我聽到訊息後,可是嚇了我一跳,擔心陛下責怪你,家裡最近還好吧?”賈琮笑道:“家裡都挺好的,老太太可是一直盼著大姐回家團聚呢,天剛亮就出來等著了,聽小太監說,大姐要到戌時才能起行,就讓她先回去休息了,我這纔去宮裡問了問情況。”元春喃喃的道:“姐姐離家一晃十多年了,也不知道家裡現在是個什麼樣子了?”賈琮道:“兩座國公府和以前冇什麼區彆,還是老樣子,就是在北邊騰出來一片地方,修建了省親彆院,連以前的薈芳園也圈了進去,今天回來的早,有時間,可以到處看看。”元春道:“嗯,現在回家,時間充裕多了。”賈琮並冇有提前回去,而是隨著元春的隊伍,慢慢前行。

······話說,賈琮的親兵,快馬加鞭回到榮國府。將賈妃已經起行的訊息,告訴了賈赦、賈政等人。

幾人聞言,心中大喜。想不到賈琮出馬,還真就把事情給辦成了,這小子還真是有些能耐。

賈赦道:“璉兒,你去通知老太太她們,皇妃已經出宮了,正往家裡趕來,讓她們出門迎接皇妃,我們去街口那邊等著。”眾人各就各位,等了片刻。

忽見有十來個太監,都喘籲籲跑來拍手兒。這些太監會意,都知道是正主來了,各自按方向站立。

賈赦領合族子侄在西街門外,賈母領合族女卷在大門外迎接。場麵靜悄悄的,鴉雀無聲。

忽見一對紅衣太監,騎馬緩緩的走來,至西街門下了馬,將馬趕出圍幕之外,便垂手麵西站住,片刻又是一對,亦是如此。

少時便來了十來對,方聞得隱隱鼓樂之聲。一對對龍旌鳳翣,雉羽宮扇,又有銷金提爐,焚著禦香,然後一把曲柄七鳳金黃傘過來,便是冠袍帶履。

又有值事太監捧著香珠、繡帕、漱盂、拂塵等類。一隊隊過完,後麵方是八個太監,抬著一頂金頂金黃繡鳳鑾輿,緩緩行來。

賈母等連忙路旁跪下。早飛跑過幾個太監來,扶起賈母、邢夫人、王夫人來。

將那鑾輿抬入大門,往東一所院落門前,有執事太監跪請下輿更衣。於是抬輿入門,太監散去,隻有昭容、彩嬪等引著元春下輿。

隻見院內各色花燈閃灼,皆係紗綾紮成,精緻非常。上麵有一匾燈,寫著‘體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畢複出,上輿進園。

隻見園中香菸繚繞,花彩繽紛,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儘這太平景象,富貴風流。

賈妃在轎內看了此園內外光景,點頭歎道:“太奢華過費了。”忽又見太監跪請登舟,賈妃下輿登舟。

隻見清流一帶,勢若遊龍,兩邊石欄上,皆係水晶玻璃各色風燈,點的如銀光雪浪。

上麵柳杏諸樹,雖無花葉,卻用各色綢綾紙絹及通草為花,粘於枝上,每一株懸燈萬盞。

更兼池中荷荇鳧鷺諸燈,亦皆係螺蚌羽毛做就的,上下爭輝,水天煥彩,真是玻璃世界,珠寶乾坤。

船上又有各種盆景,珠簾繡幕,桂楫蘭橈,自不必說了。船行至一石港,港上有一麵匾燈,明現著

“蓼汀花漵”四字。賈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漵"二字便好,何必‘蓼汀"?”侍坐太監聽了,忙下舟登岸,飛傳與賈政,賈政即刻讓人換了。

彼時舟臨內岸,去舟上輿,便見琳宮綽約,桂殿巍峨,石牌坊上寫著

“天仙寶境”四大字,賈妃命換了

“省親彆墅”四字。於是進入行宮,隻見庭燎繞空,香屑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說不儘簾卷蝦鬚,毯鋪魚獺,鼎飄麝腦之香,屏列雉尾之扇。

真是:金門玉戶神仙府,桂殿蘭宮妃子家。賈妃問道:“此殿為何無匾額?”隨侍太監跪啟道:“此係正殿,外臣未敢擅擬。”賈妃點了點頭,步入主位坐下,兩階樂起。

二太監引赦、政等於月台下排班上殿見禮。昭容傳諭曰:“免。”又引榮國太君及女卷等,自東階升月台上排班見禮。

昭容再諭曰:“免。”眾人紛紛退下。茶三獻,賈妃降座,樂止,退入側室更衣,方備省親車駕出園。

至賈母正室,欲行家禮,賈母等俱跪止之。賈妃垂淚,彼此上前廝見,一手挽賈母,一手挽王夫人,三人滿心皆有許多話,但說不出,隻是嗚咽對泣而已。

邢夫人、李紈、王熙鳳、迎春、探春、惜春等,俱在旁垂淚無言。賈妃忍悲強笑,安慰道:“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孃兒們這時不說不笑,反倒哭個不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見。”說到這句,不禁又哽咽起來。

邢夫人忙上來勸解,賈母等讓賈妃歸坐,又逐次一一見過,又不免哭泣一番。

賈妃歎道:“許多親卷,可惜都不能見麵。”王夫人啟道:“現有外親薛王氏及寶釵、黛玉在外候旨,外卷無職,不敢擅入。”賈妃即請來相見,一時薛姨媽等進來,欲行國禮,元妃降旨免過,上前各敘闊彆。

又有原帶進宮的丫鬟抱琴等叩見,賈母連忙扶起,命入彆室款待。執事太監及彩嬪昭容各侍從人等,寧府及賈赦那宅兩處自有人款待,隻留三四個小太監答應。

母女姐妹,不免敘些久彆的情景及家務私情。尤氏、鳳姐等上來啟道:“延宴齊備,請貴妃遊幸。”賈妃起身,命寶玉導引,遂同諸人步至園門前。

早見燈光之中,諸般羅列,進園先從

“有鳳來儀”、

“紅香綠玉”、

“杏簾在望”、

“蘅止清芬”等處,登樓步閣,涉水緣山,眺覽徘迴。一處處鋪陳華麗,一樁樁點綴新奇。

賈妃極加獎讚,又勸道:“以後不可太奢了,此皆過分。”既而來至正殿,降諭免禮歸坐,大開延宴,賈母等在下相陪,尤氏、李紈、鳳姐等捧羹把盞。

元妃乃命筆硯伺候,親拂羅箋,擇其喜者賜名。因題其園之總名曰

“大觀園”,正殿匾額雲

“顧恩思義”,對聯雲:天地啟宏慈,赤子蒼生同感戴;古今垂曠典,九州萬國被恩榮。

又改題:“有鳳來儀”賜名

“瀟湘館”。

“紅香綠玉”改作

“怡紅快綠”,賜名

“怡紅院”。

“蘅止清芬”賜名

“蘅蕪院”。

“杏簾在望”賜名

“浣葛山莊”。正樓曰

“大觀樓”,東麵飛樓曰

“綴錦樓”,西麵敘樓曰

“含芳閣”,更有

“蓼風軒”、

“藕香榭”、

“紫菱洲”、

“荇葉渚”等名。匾額有

“梨花春雨”、

“桐剪秋風”、

“荻蘆夜雪”等名。又命舊有匾聯不可摘去,於是先題一絕句雲: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築始成;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錫大觀名。

元春放下手中筆,又讓眾姐妹們,各題一匾一詩,隨意發揮。毫無疑問,黛玉、寶釵拔了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