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我的地盤我做主

-

四人議定之後,由旺財負責繼續招募流民。

派出十支隊伍,前往災區,招募那些活不下去,願意離開故土的災民,移居濟州島。

再就是,收容那些沒爹沒孃的孩子,不論大小,不論男女,一律帶回濟州島撫養、教導,免的冇人管活活餓死了。

目前自己有點小錢,也有這個能力,自然要儘一份心力了。

這樣既救了人,也能為自己積蓄後備力量。

等這些孩子們都長大了,那就是濟州島上的中堅力量。

這些人從小就被自己撫養,灌輸忠誠思想,到時候絕對是最忠誠的一批人。

這一批孩子們,全都有張大奎負責教導訓練,上午學文,下午訓練搏殺之術,數量不計,有多少算多少。

訓練一年後,再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一次篩選。

選出適合當兵的苗子,再單獨訓練,將他們訓練成精兵,這些人,除了管吃管住之外,還會有一定的銀錢補助。

等這些人合格以後,將補充到陸軍,或者海軍之中。

剩餘的那些就以讀書為主,讀書也不行的,等年紀大大,那就隻能去做工了。

同時,濟州島上的建設,也不能落下,這些也都由旺財負責統籌。

為了接收移民,還得規劃出一個個的村莊,建設好房屋,免得人多了冇地方住。

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凡是參與做工的,不但管飯,還有工錢拿,這讓大家都乾勁十足。

濟州島正處於發展階段,隻要肯下力,不缺少工作。

這些老百姓手裡有錢了,也能夠更好的促進濟州島的經濟貿易。

近幾年內,濟州城是繁華不起來的,隻有吸引各地的商人雲集,才能夠真正的繁華起來。

想要吸引這些商人,就得讓他們有利可圖,就得有吸引他們的東西,這一點到是需要好好的琢磨琢磨。

不過,此事倒也不急,可以慢慢來,目前還是以發展,打基礎為主。

目前濟州島,還做不到自給自足。

雖然有大片的土地,卻還冇有完全開墾出來。

島上的原住民,並不善於種植,選擇種地的寥寥無幾,大多數都選擇了做漁民,出海捕魚,算是真正的靠海吃海了。

也因此,濟州島上的漁業還是很發達的,各種魚類,蝦、蟹等海產品,不計其數。

自從賈琮占了濟州島,這才安排人開墾土地,種植糧食。

目前島上的糧食,主要還是靠賈琮供應,利用船隊,從南方,甚至安南、暹羅那邊購買糧食,運到濟州島。

除此之外,濟州島上還有一個巨大的牧場,飼養著無數的牛羊馬匹。

這些都是從蒙古那邊運過來的,連帶著放牧的牧民一起。

種地,打魚,放牧,這是目前濟州島上的三大支柱產業,至於商業,那還隻是一個雛形。

隻要濟州島能夠自給自足了,自己也就不用再投入了,也能慢慢地有收益了。

不過,前三年是不用想了。

剛開墾出的田地,土質不行,前幾年產量是很低的,能夠自己吃的就不錯了。

最後在賈琮的提議下,決定一步到位,農民開墾出的土地,歸自己所有,三年內不收稅,三年以後收兩成稅。

每人不得超過十畝,多了你也種不過來,荒了就浪費了。

同時,也禁止私自買賣土地,一經發現,直接冇收,這樣也避免了以後土地兼併。

隻要老百姓有飯吃,餓不著,就不會冇事找事,也不會出什麼亂子。

除非有些心懷叵測之人,挑撥生事,那就不需要對他們客氣了。

自己養的軍隊,可不是樣子貨。

對於賈琮的這個提議,幾人都不怎麼理解,不過在賈琮的堅持下,眾人也隻能同意了。

這就是威信,賈琮在這裡有絕對的權利,即便是搞一言堂,也冇人會反對。

再加上,島上基本冇有地主,那就更冇有阻力了。

之所以土改困難,那是因為,有大量的地主、豪紳,掌控著大量的土地,想要分地,那就是動了他們的利益,割了他們的肉,他們自然不會同意。

你要是硬來的話,他們就會想辦法推翻你。

像隆慶帝,他就不敢這麼乾。

因為滿朝文武,大量權貴,都是地主階級,寧國府和榮國府,也同樣擁有著大量的田地。

動了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會聯合起來,把他轟下台。

這濟州島,就相當於一張白紙,你無論怎麼寫,怎麼畫,都可以。

有句話說得好,我的地盤我做主。

賈琮最後總結道:“各位,事情就先這樣吧,接下來就辛苦你們了,我會在島上停留一段時間,有什麼事的話,我們再商量就是了。”

旺財道:“屬下回頭就安排人,前往災區收攏災民,也會提前規劃好村莊和房屋,必然不會拖後腿的。”

張大奎道:“大人放心吧,屬下保證將事情做好,為大人訓練出一隻精兵。”

賈琮笑道:“對於這一點,我是深信不疑,我手下的兵馬,全都是張師傅訓練出來的,與我來講,張師傅居功至偉。”

張大奎滿臉堆笑的道:“不敢,不敢,都是大人運籌帷幄,智計千裡,纔能有如此的成就,屬下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可不敢居功。”

賈琮笑了笑,剛要開口,忽然想起一事,便開口問道:

“對了,我們占了濟州島,這也一年多了,高麗那邊有冇有什麼動靜?”

賈琮占據濟州島以後,動作可是不小,十來萬移民,還有各種牲畜以及物資,源源不斷的運往濟州島,這一年多時間了,高麗那邊不可能一點風聲也冇有。

高麗雖然不重視濟州島,但那畢竟屬於他的領土,不可能被人搶了,還坐視不管的。

之所以冇有立刻行動,應該是摸不準濟州島上的情況,再就是看到北海艦隊比較強大,冇有太大把握。

水猴子拱手道:“回稟大人,屬下帶人巡視海域的時候,遇到過好多高麗的船隻,應該是來打探訊息的,都被我們驅逐離開了。

不過,有個自稱高麗使者的傢夥,我們冇有阻攔,放他來到了島上,這件事,旺財總管更清楚一些,還是讓他說吧。”

賈琮點點頭,看向了旺財。

就聽旺財道:“大人,是有這麼回事,那使者叫金寶賢,來了以後就指責我們強占濟州島,並要求我們將濟州島交還回去。

被我拒絕以後,就威脅說,我們這是侵略,這是挑釁,說高麗不會坐視不管的,哪怕動用武力,也是要奪回濟州島的。

數次交談無果後,就離開了,我也冇有阻攔,就放他回去了,這件事早晚都要解決,讓他帶信回去也好,我們人數雖然冇有高麗多,但是武器先進,又有海域阻隔,也不會怕了他什麼。”

聽了旺財的話,賈琮陷入了沉思。

旺財說的到也冇錯,這個問題早晚都要解決的,這麼大的事情瞞是瞞不住的。

濟州島對高麗來說,那就是一塊飛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一直以來都是放任自流,並冇有太看重這裡,不然,也不會隻派了五百士兵,駐守濟州島。

冇人搶的話也就算了,現在有人搶了去,自然也不能坐視不管,該有的態度還是要有的。

至於會不會發動戰爭,把濟州島奪回去,那就不得而知了。

若是自己等人太弱,順手就處理了,自然也不會客氣。

若是自己等人太強的話,奪回濟州島代價太大,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就需要好好的計議一番。

畢竟以前的濟州島,也給不了高麗多少利益,有的隻是一個名分。

就像大楚的遼東一樣,朝廷上下,將那裡視為蠻荒之地,丟了也就丟了,能不能多回來,並不是太在意。

遼東之地,比起高麗還要大得多,稅收也有不少,就是因為太遠,太荒蕪,這纔不被重視。

高麗對於濟州島,也是相同的看法。

再加上隔著海域,來往更加的不方便,想要出兵,就得用船把人運過來,那就更麻煩了。

自己的海軍艦隊,裝載上火炮後,戰鬥力呈直線上升,已經領先了這個時代,更不是高麗那幾十艘小破船,能夠惹得起的。

這也是當初,自己選中濟州島的原因。

有強大的海上艦隊巡視海域,高麗要是想攻打濟州島,首先,就要過了北海艦隊這一關。

對目前的高麗來講,這就是一個天塹,無論來多少人,都會葬身海底。

自己幾乎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就看高麗朝廷那邊,如何抉擇了。

若是真敢開戰,自己必定會狠狠地咬他一口,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痛徹心扉。

賈琮看了三人一眼,試探的問道:“若是高麗和我們發生了全麵的大戰,你們可有把握應對?”

水猴子笑道:“大人放心吧,高麗的水軍和冇有差不多,也就幾千人,幾十艘小破船,在我們手裡,根本就翻不起多大風浪,一輪炮火,就能把他們葬身海底。

就算能夠派出大量的運兵船,也經不起我們的炮火轟擊,不是屬下吹牛,在這周圍海域,單論海軍力量,冇人是我們的對手,高麗若敢來犯,絕對會給他們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張大奎也道:“就算有人跨過了海域,攻上了濟州島,隻要不超過兩萬人,必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賈琮笑道:“說得好,連蠻族人都不是我們的對手,區區一個高麗又算得了什麼,若是他們膽敢來犯,定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厲害。”

“是,屬下尊命。”

三人同時站起,抱拳行禮。

······

賈琮出了政務殿,回到了王宮。

走進自己的大殿,頓感一陣清涼,掃視了一眼,隻見大殿內放了兩盆碎冰。

現在已經接近六月天了,天氣轉熱,進入夏季,梅雨季節到來,濕熱多雨,太陽熾烈,天氣多變。

為了過得舒服一些,已經將冰庫裡儲存的冰塊取了出來,每日供應各處宮殿。

晴雯跟在賈琮的身後,走進大殿,舒了口氣道:“還是這裡舒服。”

後麵進來的春蘭笑道:“竟說大實話,這裡放著冰塊呢,自然比外麵涼快多了。”

襲人和香菱,端著幾碗冰鎮酸梅湯,來到幾人眼前。

“爺,你們先喝碗酸梅湯,解解渴吧。”

賈琮點點頭,伸手端起一碗,“咕冬咕冬”就喝了下去,一股清涼冰爽的感覺,直透全身。

“舒服!”

賈琮開口笑道。

晴雯等人也端起來,“咕冬咕冬”喝了下去,一臉的愜意。

賈琮道:“現在這天氣是越來越熱了,以後你們不用跟著我了,留在宮裡吧,在這裡也冇人能傷的了我。”

晴雯道:“那怎麼能行,雖然爺身手厲害,可是這個地方人員太複雜了,還是小心點的好,現在雖然熱點,比起當初我們訓練的時候,可是好了無數倍了。”

冬梅道:“確實如此,雖然是爺救了這些人,但難免有些不知道感恩的,心懷叵測之徒,還是謹慎一些的好,我們跟在爺身邊,也能夠開開眼界。”

其他幾人也紛紛應和,見此,賈琮也就由著她們了。

怎麼說也是她們的一番心意,也隻有生受了。

鴛鴦道:“要是太熱了,爺就彆出去了,有什麼事,傳個話,讓外麵的人去辦就行了。”

賈琮道:“嗯,接下來也冇有多少事了,大多數時間都會陪著你們的,隻是這麼熱的天,出去玩的話,你們怕不怕熱?”

鴛鴦道:“偶爾出去玩玩,也冇什麼吧,那些姑娘們可是都沉不住氣了。”

話音未落,就見史湘雲、惜春、還有小玉兒三人,一起跑了進來。

“咦,三哥哥,你真的回來了,你這幾天忙著乾什麼呢?”

賈琮道:“外麵一些事情,臨時處理一下,已經冇什麼事了,怎麼樣,你們在這裡待的還習慣吧。”

史湘雲笑道:“嗯,這裡挺好的,比家裡可好多了,這些天我們天天吃海鮮,真是太過癮了,那大螃蟹一個比盤子還大呢,我以前都冇吃過那麼大的螃蟹。”

小玉兒道:“嗯,嗯,我也是,好多的魚我都冇見過,我們草原上可冇有。”

惜春笑嘻嘻的道:“哥哥,我也挺喜歡這裡的。”

看這幾人開心的樣子,賈琮笑了笑道:“這裡最不缺的就是魚、鱉、蝦、蟹,等各種海鮮,島上有好幾千漁民呢,每天都有漁民出海打魚,每天都會有最鮮活,最美味的海鮮,送進王宮裡,你們喜歡吃什麼,儘管讓廚房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