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一棍打死

-

隨著隆慶帝金口一開,也決定了那些罪官的命運。

大殿之上,好多官員還都冇有反應過來,隆慶帝就下了判決,這速度有點太快了。

大殿外進來一群護衛,直接把那六七個人給控製起來,就往大殿外拖。

這幾個人嚇壞了,怎麼也冇有想到會落到這個下場,紛紛哭喊著求饒。

“陛下饒命啊,罪臣再也不敢了,就饒了我們這一次吧。”

“楊大人,救命啊。”

“恩師,救命啊,你可不能不管我們啊。”

“是啊,楊大人,我們可都是聽你的話纔來的,你可不能見死不救啊。”

······

聽著這些人的叫喊,楊懷臉色漆黑一片,望向賈琮的眼神,滿是憤恨之色。

他怎麼也冇有想到,事情會演變到了這個地步,完全脫離了他自己的掌控,反而被賈琮藉機狠狠的插了一刀。

真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償失啊。

對於這些人他不可能不管,畢竟那都是他自己的手下。

楊懷連忙給胡庸、李榮、劉晉等人使眼色,讓他們幫忙出麵求情。奈何幾人完全都裝作無事人一樣,根本就裝作不懂,不知道的樣子。

這些人也不傻,陛下都已經下旨了,再收回的可能性並不大。

金口玉言已開,很難再做更改。

再說那些人確實死有餘辜,被賈琮弄了這五大罪狀,可謂是臭名卓著,這時候和那些人扯上關係,就是傻子也不會去做。

楊懷無奈之下,隻能上前拱手道:“陛下,還請手下留情,這些人雖然有罪,念在他們為朝廷效力多年的份上,還請陛下從輕發落,饒他們一命吧。”

現在大家也算是都明白了,今天這一切的幕後推手,就是眼前這位內閣次輔楊懷楊大人。

好多人都搞不明白,這位內閣大臣,為什麼要和賈琮過不去呢?

其實賈琮也不是很清楚事情的緣由,隻是猜測自己把他那一係的官員,殺的殺,貶的貶,這才得罪了這位內閣輔臣。

除此之外,賈琮也想不到彆的了。

不過自己既然出手了,就絕不可能再讓他翻盤,再給他一絲一毫的機會。

賈琮衝著楊懷拱了拱手道:“楊大人,這些犯官罪大惡極,死有餘辜,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正國法,楊大人身為內閣輔臣,不會是想要包庇這些人吧?”

楊懷冷哼了一聲道:“哼,上天有好生之德,這些人為朝廷效力多年,冇有功勞也有苦勞,給他們一次機會又何妨?寧國公,你這是挾私報複。”

賈琮輕笑道:“楊大人,你說這話我可就不愛聽了,我跟這些人一無私仇,二無私怨,彈劾他們,那是因為他們觸犯了國法,損害了朝廷的利益。

楊大人口口聲聲給這些犯官一次機會,可是那些被他們害死的人,誰又給過他們機會呢?楊大人身為內閣輔臣,位高權重,卻無視國法,包庇、縱容這些犯官,才致使他們變本加厲,禍害朝廷,若是都如此,那要國法何用?難道楊大人都是如此做事的嗎?”

看到賈琮和楊懷對上了,忠順王心裡頓時一樂。

賈琮出手反擊了,這下有熱鬨可看了,楊懷那老小子這次得脫層皮了。

對於賈琮這個人,忠順王還是有些瞭解的,這小子不出手則已,一旦出手就是雷霆萬鈞,自己就是在他手裡吃了大虧。

楊懷這老小子惹上他,還真不是什麼好事,也不知道最終鹿死誰手?

大殿裡的文武百官,也是有點傻眼,這劇情發展的太快了,內閣大臣也參與其中了,兩位大佬居然乾在了一起,相互對掐,這在平時可是很難看到的。

一個是軍方大佬,朝廷勳貴,聲名顯赫的寧國公。

一個是統領百官的內閣大臣,僅次於首輔胡庸的次輔楊懷。

雖然大家都很佩服賈琮的膽量,但是,卻並不怎麼看好他,楊懷可不是一個人,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林如海也有些納悶,按說這個時候,賈琮可以見好就收了,冇有必要和楊懷對上。

畢竟楊懷為官數十載,手下門生故吏無數,和他對上可不是什麼好事。

隆慶帝見賈琮出麵阻擊楊懷,心中頓時一喜,不用自己對上那個老傢夥了。

楊懷開口,自己還真不好駁了他的麵子,可是給了他麵子,自己的麵子就冇了,自己身為帝王,一言既出,那就是金口玉言,豈容輕易更改。

希望賈琮能夠頂住那老傢夥吧。

對於太上皇的這些老臣,隆慶帝早就想換了他們了,奈何太上皇在,不好下手。

現在太上皇冇了,倒是可以找機會換了他們。不過,也不能做的太明顯,讓其他人心寒,隻能徐徐圖之。

麵對賈琮的責問,楊懷心中更加的憤恨。

但是對於那些問題,自己卻不好回答,無論如何回答,對自己都不利,隻能顧左右而言他,混淆視聽。

楊懷冷冷的道:“本管為官數十載,如何做事,還需要你一個小娃娃來指手畫腳,你才入朝堂幾天,懂得什麼是治國之道?”

賈琮輕輕一笑,知道這老傢夥的心思,怎麼可能讓他轉移話題,順著他的話來呢,那不是被他牽著鼻子走了嗎。

既然你想避重就虛,那老子就給你來一招狠的,讓你避無可避,辨無可辨。

我倒是要看看,接下來你怎麼接招。

賈琮冇有搭理楊懷,而是衝著隆慶帝拱了拱手道:

“起奏陛下,臣要彈劾內閣大臣,次輔楊懷楊大人。楊懷身為內閣輔臣,不思為國效力,報效朝廷,反而結黨營私,拉幫結派,在朝中培植勢力,意圖大權獨攬。

原陝西的一眾官員,大多數都是楊懷一係的官員,不是他的門生故吏,就是投靠他的官員,這些人背叛朝廷,霍亂陝西。而楊懷身為內閣輔臣,不但不予以製止,反而包庇縱容,這才造成大禍。

而現在,還要無視國法,為那些犯官開脫,視國法如兒戲,置朝廷法度於不顧,如此行徑,又如何統領百官,如何成為百官的表率?

陛下,綜上所述,楊大人已經不適合再做內閣輔臣了,還請陛下明鑒。”

“嘶······”

隨著賈琮話音一落,大殿內響起了一片吸氣之聲。

大家怎麼也冇有想到,賈琮居然想把內閣次輔給拉下馬來,這······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當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麵對這種情況,眾人也是有點傻眼了。

大殿之內一時間寂靜無聲,落葉可聞,靜得有些可怕。

就連隆慶帝也有些意外,一時間怔在了那裡。

隨即便反應了過來,這或許就是一個機會,將楊懷拿下來的一個機會。

真要算起來,陝西造成如此大的損失,楊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整個內閣都有責任,這是他們管理不善,監督不力造成的。

隻是這些人位高權重,也冇有人敢出麵指責他們。

今天賈琮大膽捅出來,這個責任他們是推卸不了的,不給朝廷一個交代是過不了關的。

官場之上曆來都是官官相護,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不然誰還花費氣力去找什麼靠山。

這些都是官場上的潛規則,卻是不能擺在明處的。

一旦見了光,那可就完蛋了,就成了人們所說的見光死。

今天賈琮直接通破了這層遮羞布,實則是犯了官場大忌,不過既然捅破了,那也就代表著楊懷完蛋了。

隆慶帝想明白了這些關竅,頓時心中大喜,不過麵上卻冇有表現出來。

楊懷聞言,心中一震。

望向賈琮的目光,更加的不善。

本想著給這傢夥找點麻煩,讓皇上猜忌與他,給皇上心裡種下一根刺,等以後再收拾他。

一個軍中悍將,武夫而已,以後收拾他還不是小菜一碟。

萬萬冇有想到的是,這混蛋居然來了個絕地反擊,直接彈劾自己,這是自己怎麼也冇有想到過的。

這讓自己有些措手不及,打亂了自己的計劃,甚至出現了一絲危機。

為今之計隻有死不承認,轉移話題,方能破局。

楊懷怒氣沖沖的道:“無知小兒,胡說八道,竟敢誣陷本官,造謠生事,當真是頑劣不堪,不足與謀。陛下,萬萬不可聽信賈琮這小兒之言。”

隆慶帝點了點頭道:“賈愛卿,楊大人德高望重,從政數十年,就算冇有功勞也有苦勞,你怎可如此無禮,若是冇有真憑實據,那就退下吧。”

眾大臣聞言,全都看向了隆慶帝。

一句冇有功勞也有苦勞,已經給楊懷下了定義,就差明說你楊懷有罪了。

看來陛下對楊懷也已經不滿了,一些人心裡不禁打起了小算盤。

楊懷也聽出了隆慶帝話裡的意思,心中不禁一驚,一股不安的情緒,瞬間湧上心頭。

這是對我不滿了嗎,是想要對付自己了嗎?

楊懷一時間也不禁心潮起伏,回想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心裡不禁冒出了一絲冷汗。

希望老天保佑,能夠躲過這次大劫吧。

可惜,賈琮不想給他這個機會,不想就此放過他,想要一下子就把他給打死。

賈琮從懷裡掏出了幾份一些供詞,和一些書信,雙手呈了上去。

“陛下,這是那些犯官的口供,和在他們府邸搜到的書信,都是楊大人給他們的,信裡麵有楊大人給他們出謀劃策,還有感謝他們的孝敬等等,充分說明瞭楊大人和他們的關係。可謂是證據確鑿,還請陛下禦覽。”

隆慶帝眼睛一亮,衝戴權擺了擺手。

戴權會意,連忙來到賈琮身邊,將這些證據給接了過來,然後送到了隆慶帝的手上。

眾人見此,也不由得一愣。

賈琮居然帶著口供和書信上朝,準備的這麼充分,這明顯是早有預謀啊。

難道,他早就知道楊懷要對付他?

這才提前做好了準備,直接發起了反擊,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大家看向賈琮的目光,無形中多了一絲畏懼。

這人真是太可怕了,連內閣次輔都落到他的套裡了,這份心思真是太可怕了。

明明早就有了證據,卻一直不拿出來,就等著這一刻呢。

林如海撫須微笑,對賈琮這一手也是相當的佩服。

不出手則已,一旦出手就是雷霆萬鈞,不給對方留下一絲一毫的機會。

隆慶帝拿過口供和書信,仔細的翻看了起來,隻是越看臉色越難看,到最後,一張臉直接黑了下來。

大家都看到了隆慶帝的臉色,已經能夠猜到下麵的結局了。

隆慶帝收起信件,長歎了口氣,目視胡庸道:“胡愛卿,你們內閣就是如此做事的嗎,真是太讓朕失望了,這些東西你拿下去自己看看吧。”

胡庸聞言,心裡一突。

從隆慶帝的表情,態度,就已經明白了個**成,不用看也能猜到了。

眼睛不由地瞥了楊懷一眼,見他同樣黑著一張臉,眼神中還流露出一絲的慌亂,更加確定了心中的想法。

見戴權將證據拿了過來,趕緊接了過來,翻看了一遍。

心中對楊懷暗罵不已,這傢夥做事太不謹慎了,居然留下這樣明顯的證據。

本來陝西的事情,他就做的有些過分,為了同僚的關係,大家都選擇無視,冇想到他還留下了這樣的把柄,想幫他開脫都難了。

將證據給李榮等人看了一遍,幾人便湊在一起商量了起來。

“各位,楊大人是保不住了,陛下不親自開口,是想給自己留一個好名聲,不想落一個刻薄寡恩的名聲,我看讓楊懷主動乞骸骨吧。”

李榮道:“到了這一步,也隻能如此了,真要不識抬舉,惹惱了陛下,那就不會如此輕鬆了。”

劉晉也道:“我冇有意見,和楊懷說一聲吧。”

隨後三人將楊懷拉到了一邊,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楊大人,事情到了這一步,你已經躲不過去了,早就勸過你,可是你就是不聽,現在說什麼都晚了。你主動向陛下乞骸骨吧,這樣還能為你自己保留一份體麵,保留一份尊嚴,保留一份名聲。”

楊懷漠然的點了點頭,為今之計也隻能如此了。

楊懷上前一步跪倒在地,“陛下,老臣年事已高,身體越來越不行了,已經無法再為陛下效力,還請陛下準許老臣回家養老,老臣不勝感激。”

隆慶帝聞言,眼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楊愛卿為朝廷效力數十年,勞苦功高,是該好好歇息,享享清福了。”

“謝主隆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