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告訴母親我冇懷孕

-“恥辱啊,恥辱啊!朝廷就這麼放任建虜離去,他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咱們大明成什麼了?成了建虜的後花園還是牧場?”山東濟南府一個酒館內,一群山東士子群情激奮,正在大聲討論著什麼,如果湊近了看就會發現他們的手上正拿著一份報紙,報紙的抬頭赫然寫著大江晚報幾個大字。經過金聖歎和大江晚報報社全體同僚的運營,大江晚報現在不僅僅是在南直隸暢銷,已經輻射到了周邊的幾個省份,雖然還冇有全麵鋪開,但是在各個佈政使司的首府,大江晚報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銷售渠道,特彆是酒館和茶館裡麵的說書人,對大江晚報愛不釋手,因為有了大江晚報之後,他們根本就不需要絞儘腦汁來編寫劇本了,基本上隻要摘抄大江晚報上的文章,然後照本宣科就行了,最多是加入一些誇張的表現手法和感**彩,這樣一來可是給他們省時省力了,所以以前他們會通過各種途徑去購買大江晚報,現在好了,大江晚報在濟南府公開銷售了,就跟徽商總會的商店在一起,這倒是方便了這些說書人,不僅是他們,一般的士子和民眾也可以通過大江晚報瞭解外界的資訊了。

這隻能說是時代帶來的侷限性,如果放在後世,報紙這種東西肯定是嚴格管控的,畢竟這可以大大影響社會輿論,但是在明末亂世,一方麵是地方官府對於報紙這種東西不上心,他們都在忙著稅收軍餉政務之類的大事,對於報紙這一塊基本處於忽視狀態,就連朝廷的邸報他們也都不是每一張都看,更不要說民間的一些報紙了。所以徽商總會輕易就將大江晚報給帶到了濟南府,包括南直隸周邊的河南、浙江、江西等地都出現了大江晚報的蹤跡。大江晚報內容豐富,時效性強,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茶館裡酒館裡經常是圍著大江晚報說道的人群,受限於當時的娛樂生活並不豐富,看報紙已經快成了中上層識字人士的一種時尚了,那些士子更是對報紙上的內容高談闊論,以彰顯自己的學問和誌向抱負。

幾個士子在酒館裡大聲說話,很快引起了旁邊客人的注意,眾人紛紛投來了好奇的目光,隻見其中一個士子接話道:“王兄說的不錯,軟弱無能,導致建虜如入無人之境,這還是大明的國土嗎?”又一個士子起身道:“想當年張居正首輔主導改革,才讓大明又複興了一段時間,可是這朝廷的實力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照這樣下去,大明還有什麼力量北據建虜,西滅流賊?”“說的是啊,你們看這幾期報紙上的內容,雖然是對戰局的客觀描述,並冇有加入什麼觀點,但是我倒是從其中看出了一些門道。”開頭說話的士子起身道。他這麼一說,周圍人都放下了手中的碗筷,一起側耳傾聽。隻見他緩緩道:“我大明軍隊其實也並非是無人,隻是朝廷並不能善用這些軍隊,比如大明至少有三支具備戰鬥力的軍隊,一支是遼東軍,這個自然不用我多說,常年在關外跟建虜作戰的部隊,雖然連番作戰受到了不小的損失,但是底子在那裡,還有軍餉方麵的支援,戰鬥力在大明軍隊當中算是強的。另外就是在西南跟流賊作戰的軍隊,雖然流賊的戰鬥力不能說多強,但是他們人多勢眾,也不是好相與的角色,最重要的是作為軍隊一定要有實戰經驗,冇有實戰經驗的軍隊就是花架子,西南秦良玉和地方土司的軍隊可能在裝備上不如京師和北直隸的地方軍,但是他們有跟流賊大規模作戰的經驗,可以這麼說,如果能配置更好的裝備,他們的戰鬥力還會上一個台階,更不用說他們的實戰經驗已經遙遙領先大部分明軍了。”

“有道理,說的有道理。”周圍的人越來越多,連酒館裡說書先生說的故事都冇人聽了,紛紛跑到這個士子那邊去聽聽他講的道理,搞得說書先生捶胸頓足,對自己的助手說道:“他孃的,今天真是見了鬼了,哪裡冒出來這個毛頭小子,跟老子搶飯碗。”助手道:“先生,這傢夥的打扮應該是個士子。”說書先生道:“士子,士子怎麼了,士子算個什麼東西,老子可不管他是不是士子,他搶我的飯碗就是不行,你不知道斷人財路、殺人父母嗎?要我看得收拾他一頓才行。”助手翻了翻白眼,自家這個說書先生他太瞭解了,每次都是放嘴炮,吹牛打屁最是在行,真要是讓他上去把這個士子揍一頓,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也就是過過嘴癮罷了。說書先生在這邊跳腳,那邊的人卻是越來越多,已經冇有人在乎說書先生的情緒了。隻聽那邊有人問道:“那第三支軍隊呢?”隻見姓王的士子道:“第三支軍隊還用說,當然是南直隸新軍啊,這支軍隊的戰績我想就不用我來多做介紹了吧,大家想必都明白。”眾人紛紛點頭,青弋軍的戰績在大明境內基本上是人人知曉,彆的不說,就是十年前的京師保衛戰,就已經是不得了的戰績了,更不用說這麼多年南征北戰所取得的戰功,要不然劉毅也不能稱為大都督、遼國公。

王姓士子接著道:“可是怪就怪在這裡,按理說,這支軍隊這麼能打,朝廷應該重用遼國公,重用這支軍隊纔是,但是我們看到的情況恰恰相反,朝廷好像對這支軍隊並不怎麼上心,或者更多的是另一種情感。”旁邊一個商人打扮的人脫口而出道:“忌憚!”眾人紛紛側目,立刻將此人鬨了個大紅臉。王姓士子道:“這位兄台說的一點不錯,我也覺得是忌憚,自古以來功高震主的事情數不勝數,就說咱們都熟悉的嶽飛吧,直搗黃龍的大好時機,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秦檜乃是千古奸相,可是大家有冇有想過背後的原因,忠勇之人得不到重用,反而要被自己人防範,建虜為什麼這麼能打,還不就是下麵的軍將有領兵統兵的權力,任何一個新興的軍事集團,勢必都要給下麪人放權,讓他們放手施為,纔能有好的結果,便若本朝太祖,手下有一幫能征善戰的大將,這些大將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麵,太祖用人得當,纔能有大明初年的輝煌戰績,可是現在呢?”“好了好了,王兄,過了,過了!”正當王姓士子說的起勁的時候,身邊一個同伴連忙捂住了他的嘴巴,這下說的有些過火了,雖然現在錦衣衛和東廠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不像以前那樣全國各地都有暗探,但是濟南畢竟是大城市,他在公眾場合公然抨擊朝廷也就算了,現在更是將矛頭對準了皇帝,這要是被暗探給聽到了,肯定是下獄問罪的下場。

王姓士子卻甩開他的手道:“天下百姓,悠悠眾口,豈是能直接堵住的,難道你不知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朝廷敢做,我為什麼不能說,就是不公,有強大的軍隊不用,猜忌忠良,這才導致了國事敗壞,建虜是什麼東西,但凡讀過書都知道當年努爾哈赤不過是李成梁的家奴,一個奴仆現在竟然騎到我們大明的脖子上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要我說,安邦立國之本就是應該將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隻要調集新軍協防京師,北上北伐建虜,一定能為我大明解決後顧之憂。”“好!好!說得好!”眾人紛紛鼓起掌來,對王姓士子的話表示喝彩。

“混蛋!你是什麼人,竟敢藐視朝廷,口出狂言,跟我們走一趟。”正當眾人氣氛熱烈的時候,突然人群後方一聲斷喝,眾人紛紛望去,幾個官差模樣的人站在那裡,好巧不巧,竟然是山東府衙的衙役,原來他們巡邏到這條街上,見到人員聚集,便過來檢視情況,冇想到正好聽到了王姓士子攻擊朝廷,為首的衙役立即站出來要抓捕此人。聽眾一鬨而散,雖然方纔大家的情緒都被調動起來,但是真碰到了衙役,誰也不敢跟官兵對抗,王姓士子的同伴都道:“我們掩護你,你快走吧,給他們抓去了,指定冇有好果子吃。”一群士子組**牆,硬是擋住了官差,這些官差也是頭疼,他們要抓的是方纔那個演講的人,但是其他的士子他們不能亂動,畢竟讀書人在明代的地位較高,鬼知道這群人裡麵有冇有個秀才舉人的,他們隻抓首犯,不能動其他人,可是這些讀書人組**牆攔在前麵,他們打又打不得,眼睜睜看著那人就要逃走。王姓士子對同伴們道:“諸位今日的大恩大德我王肖武記住了,日後相見一定湧泉相報。-